close

由於我明後兩天要交出三份報告,非常非常崩潰,我一定要上來取暖一下,所以我決定講一下我今天傍晚做的事情──用性別的觀點分析比較政治教科書,我選的是Michael G.Roskin(2003)《最新各國政府與政治:比較的觀點》。

 

這本書以長篇幅論述英國、法國、德國與日本,並在第三世界的篇章中介紹中國、巴西、南非與伊朗,比較與分析的架構根據「過去歷史的影響」、「重要的政治機構」、「政治態度」、「互動的模式」與「爭辯的議題」,我挑選我覺得寫的比較完整的段落放上來。

 

【過去歷史的影響】

以英國為例,本書首先提到大憲章之後,國王與貴族處於某種均衡狀態,議會機制承繼大憲章,做為阻止王權擴張的機制,接續以亨利八世、克倫威爾共和國、光榮革命、議會民主化與福利國家的興起,然而伊莉莎白一世做為使議會正常化的重要角色,卻隻字未提,伊莉莎白一世做為英國積極拓展軍事、外交的女主,雖然在本書中的呈現不如李貞德(1996)所提到的負面形象,但卻是模糊不顯。女主缺席的狀況同樣發生在俄羅斯的介紹中,在俄羅斯的政治發展敘述中,有一節「強迫性的現代化」,提到彼得一世對於俄羅斯改良行政體制,任用官僚治理,然而,凱薩琳大帝在其後推行的「開明專制」對於政治現代化的貢獻也未被提及。

 

【互動的模式】

這個部分的重要命題是「誰對誰做了些什麼」,本書是分析政黨、利益團體、個人與官僚之間的互動。延續「重要的政治機構」、「政治態度」的討論,書中著重於討論府會關係以及政黨與利益團體的互動,對於府會關係的批評已在前面討論,而其中的利益團體經常指涉的是「工會」。誠如Hartmann(1979):「只鬥爭資本主義的壓迫關係必遭失敗,因為未能重視到父權壓迫關係潛在的支持。對婦女有用的社會主義,最基本重要的是對父權體制的分析。雖然男人和女人有推翻資本主義的共同需要,但他們仍保留自己的,特別是性別族群利益,我們並不清楚目前奮鬥追求的社會主義對男人和女人是否一樣。」工會並非利益團體的唯一類型,另有環保團體、婦女團體等。

 

另外還沒完成的段落是行政立法關係的分析,不過跳脫這兩個部分,在君主制的國家中還有「王室」這個角色,我發現除了報導之外,教科書也已一種獵奇式的方式書寫。例如,在英國政治發展中,王室做為一個重要的勢力,在書中的形容是「現任的女王受到高度尊敬,但是由於王室年輕的一代,查爾斯、安德魯王子與他們的前妻戴安娜、費爾姬的離婚與婚外情,減弱皇室的『正當性』」將女性、離婚詮釋成負面的形象,但以黛安娜來說,她做為英國的王室外交與非正式外交的重要代表,也素有慈善的形象,被稱為「人民的王妃」,這些卻都未被提及。或是只寫了「一半」的日本皇室,提到有好幾任的的妃或皇后都是平民出身,例如美智子、小和田雅子,進入皇室而身分晉升,但這樣的描述僅呈現了光鮮亮麗的皇室生活,實際上,平民出身的妃往往承受來自皇室內部對於「門當戶對」的質疑與壓力,美智子皇后甚至因為壓力太大而罹患失語症。

 

 

取暖到這,我還滿喜歡今天的發現。

arrow
arrow

    deer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